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在国子监当班主任的那些年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子监对正直的读书人来说是求学的地方,对这些官宦勋贵子弟来说就是结交人脉的地方。

听族里先生还有凌安的介绍,凌蕤对国子监已经有初步的了解了。

国子监分设六馆,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不同馆招收的学生身份和人数不同,在教学上也有一定的分工和侧重。具体情况如下:

国子学:招收三品以上贵族子弟入学,学生人数最多300。设国子学博士五人,官职正五品;国子学助教五人,官职从六品;国子学直讲六人,官职正六品;五经博士四人,官职正五品。(带编的20人)

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学生人数最多500。设置太学博士六人,官职正六品;太学助教六人,官职从七品;太学直讲八人,官职从八品。(带编的20人)

四门馆:招收一般官员子弟以及有才能的平民子弟,学生人数最多1300。设置四门馆博士六人,官职从七品;四门馆助教六人,官职从八品;还有直讲数十名,四门馆直讲不带品级,凌蕤把它理解成编外人员,合同制代课老师。(带编的12人)

律学、书学、算学: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学馆,招收一般官员子弟及庶民子弟入学,律学学生最多五十人,书学算学学生最多三十人。三个律学博士,官职从八品,一个律学助教,官职从九品;书学,算学博士各两个,官职从九品,助教各一个,无品,编外人员,合同制员工。(带编的8人)

广文馆:学生人数最多60,设博士及助教,博士三人,官职正六品,助教一人,官职从七品,专门培养国子学中攻读进士科的学子,换句话说培养的是进士落第的复读生。(带编的4人)

凌蕤对国子监有多少学生,怎么分班不太感兴趣,从爵位来说,凌家子弟可以进最好的国子学,从官职来说,凌家子弟可以进稍次一点的太学,但由于有人数限制,并不是每个官宦子弟都能进国子监。

这次太学有学生被开除,空出了名额,圣上赏给了凌家,凌蕤补上了。

凌蕤想的是以后分家了,分给二房的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东西,她该如何谋生,养活张氏和红姑。

从士:有风险,勾心斗角太累,身份暴露,容易噶。

从农:不会种地,太累,靠天吃饭,收入低,凌家子弟的身份不允许。

从工:没兴趣,太累,凌家子弟的身份不允许。

从商:没这个天分,容易折腾破产,第一桶金的来源暂时没有。

从军:累,且死的更快。

从医:专业程度太高,学不精,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学的精,抓去宫里当太医,接触权贵的几率大,噶的几率也大。

日子还是要清净,岁月静好才行。

想来想去,好像除了干老本行其他的不是工作太累,地位太低,就是风险太高。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好好苟。

国子监除了以上编制,还有国子监祭酒,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的最高长官,全面负责国子监的管理和教学事务,通常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正三品。

国子监司业,是祭酒的副手,协助祭酒管理国子监,在祭酒缺席时可代行其职,共同掌管国子监的教学、行政等事务,从四品。

国子监监丞两人:负责监督国子监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学业表现,执行学规,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处罚,维护国子监的正常秩序,从六品。

国子监学正十人、学录七人:负责具体的教学管理和辅导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组织教学活动,协助博士、助教开展教学。学正正九品,学录从九品。

国子监典籍一人:负责管理国子监的图书、典籍等资料,包括图书的采购、整理、保管和借阅等工作,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研究资源。官职从九品。

国子监典簿一人:掌管国子监的文书、档案以及财务等事务,负责文件的起草、收发、归档,以及经费的收支管理等,是国子监行政事务的重要管理者。官职从七品。

其他办事打杂人员,无品小吏随时可能被裁的岗位,凌蕤也没兴趣去记。

细细算下来,国子监带编的岗位有87个。

朝中有人好做官,以凌家的地位,将来去国子监混个小差事应该不难吧?

老师她是不想当了,能进国子监入国子学太学的学生有哪个是好相与的?而且国子学博士太学博士品阶高没有真材实料也当不上。就像985高校博士生导师也不是谁都能当的。

四门馆编制少,学生多,当编外的老师干不完的活上不完的课,被裁风险大,太累了。

律学,书学,算学在国子监算杂科,非自己所长,学生主修专科也是正经科考无望学门技术另辟蹊径,她不能误人子弟。

想来,那个国子监典籍类似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位是舒服又巴适的。

凌蕤已经做好职业规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