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热烈得像个悍妇,漫无目的地撕扯着眼前的一切。从屋里向外望去,树叶一丝不动,空气摇摇晃晃地向上抖动着,蝉早已把嗓子喊哑了,到处都是“知呀——知呀——”的噪音。大人们吃过午饭躲到屋中阴凉处躺下,稻子才刚收割完,新的秧苗还没插种完,一堆活儿正等着他们呢。
外面的太阳把空气晒得颤动,但合家堂里却很清凉。
合家堂位于村子中央,是一列上下共四层相连的木头房子,也是村里最老的建筑之一,原本是村里一个家族中几个兄弟一起居住,后来他们在外另盖了房子搬出去后变成了一座空房,平时村里没有什么事少有人会到这座房子里来。
两个约七八岁的小孩正在合家堂里逗蚂蚁找食物。他们趁大人不注意,冒着酷热,偷偷跑到外面,找了个根竹竿,在上面套了个篾圈,挂满蜘蛛网,在烈火般的太阳下追逐了十几分钟,粘到了两只蜻蜓。回到合家堂,他们立即把抓来的蜻蜓抓住两边翅膀,像五马分尸一样将蜻蜓扯成几块,然后趴在厅堂前的地上,一人守着一根柱子,开始喂蚂蚁,嘴里不停地喊着自己随口编的歌:
小蚂蚁,快快来
蜻蜓肉,实在香
想要吃,来来来
蚂蚁闻到蜻蜓的肉味,从柱子边泥土洞中一只接一只地爬了出来,很快每块蜻蜓肉上都爬满了蚂蚁,它们费力地把蜻蜓肉往洞口抬。可俩人不甘心蜻蜓肉这么快就被抬走,看到蜻蜓肉要被拖进洞口时,又一块块地提出来,放在远离洞口的地方。反复几次后,蚂蚁们似乎被激怒了,从洞口里跑出来的蚂蚁越来越多,一些不轻易出现的黑大头蚂蚁也摇摇摆摆地爬了出来。看到黑大头蚂蚁,两个孩子兴奋地大喊大叫:“蚂蚁王出来了!蚂蚁王出来了!哈哈哈!!”
“牧牧,我们去找火硝来烧蚂蚁怎么样?”一个脸圆圆的孩子突然提议。
“好呀好呀,我们分头去找,看谁烧死的蚂蚁多!”那个叫牧牧的孩子立即响应。
现在很多孩子已不知道什么叫火硝,它其实是一种引硝。以前农村盖房子为防止最下面的木头腐烂,都会在房子最下层垫一块砖,这些砖受潮后,阴暗不通风那一面很容易长出一层白白像菌丝一样的东西,农村人把它叫做硝。这东西可以与碾碎的木炭混在一起做成火硝,用火一点,会“兹兹”“兹兹”地燃烧,有点像放烟花。以前农村孩子玩具少,没东西可玩,有时就会托着瓦片去刮这种硝来玩。
“蛮果,那你去你家的猪圈里找,我就在这里找。”那个叫牧牧的孩子提议道。
“好呢,但是……”那个叫蛮果的孩子,其实名字并不叫蛮果,只因脸较圆,红红的,像个苹果,加上性子比较犟,村里人都叫他蛮果。他好像有话没敢说出来。
“但是干嘛呢?”牧牧抬起头,眼神直直看向蛮果。
“我爷爷说,上面两间房子不能去!”蛮果认真地指了指上面的大堂。
合家堂共分四层,每层之间落差约一米。最上面一层有三个房间和一间厨房,仅能住一户,而后面三层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厨房、两个房间相连接,可以各住一户,整栋房子可以住七户人家。
合家堂最上层紧靠山边的水渠,由于水渠失修,经常渗水,加上山边的梧桐树越过水渠,繁茂的枝叶遮住了大半个厅堂屋顶,房子显得特别阴暗、潮湿。
牧牧他们此时玩耍的地方是在厅堂二层。
“去!才不想听呢,你爷爷又在骗你!”牧牧伸手把几块蜻蜓肉拿得更远些,想在做好火硝之前,蚂蚁还没把肉搬回洞中。
“才不会呢,他说得都很准!”蛮果的爷爷负责村里的法事,谁家有红白喜事基本上都由他出面主持,蛮果因此很崇拜自己的爷爷。
“我可不相信那些,我爸说过都是人怕人,没什么鬼怪!”
“你不信就算了,我先去找了!”蛮果同样把蜻蜓肉拿远后,一溜烟跑向自己家的猪圈。
牧牧在厅堂前随便找了块木片和瓦片,准备去刮硝。
合家堂虽然已经废弃很久,但要找这些杂物还是容易的。他拿着木片瓦片往上面大堂跑上去。大堂左右两边各有两间房,右边两间房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杂物间,村里有的人家办红白喜事灶台不够用时,会来这儿蒸煮点什么东西,牧牧是知道的,但左边两个房间里放有什么,他从没进去过。他往右边扫视一眼,两间房已被人锁上了,又朝左边看去,靠下面的一间房已被人从外面加了一把锁,自己是打不开的。上面一间没锁,但有用带插销的门锁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