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得说回嘤嘤回到安全屋被雕儿拽回房间的时候,嘤嘤兴奋的展示了这段时间”潜伏”所得的情报。
原来这个坏蛋头子并不是坏蛋头子,而是□□派过来的人。为什么会惊动中央,这要和雕儿身体查出致死量□□有关。这件事已远超过案件本身,案件在可乐瓶被搜出的时候,其实已经基本明了。加上在乐厦电脑上的私人日记的解锁,进一步验证了杀人动机,其实就是”害人不成被反杀”的故事。哎哎哎!暂停一下啊!这不是被反杀,是”害人不成却害己””以为是青铜,没想到是王者”,这才对吧!
其实大多数人都已经知晓了,简单而言,就是第二场比赛没能进行,因为乐厦不敢接受失败的结果,而且对雕儿怨毒已深。其实都是鸡毛蒜皮,什么垃圾没倒,袜子没有及时清洗,书本乱丢,插头不充电却没拔。由于心存偏见,雕儿这些行为,在乐厦的日记里,真真印证了一句成语:罄竹难书。关键这样的雕儿,还处处压他一头,老师的宠儿,同学的偶像。这就算了,原生家庭经济优渥,万事不求人,经济不手软,学习好、多金又帅气,迷妹一大堆。(再此,作者我想补充一句:说一千道一万,因为你忘了,雕儿有主角光环啊!它可是这不小说的绝对主角啊!光环也是匹配的绝对光环啊!)乐厦的确曾去心理咨询,但不是因为抑郁症,而是因为怀疑自己有偏执症及精神分裂症,可是他只是因为心理课的安排前去体验、咨询,并没有进一步去了解。后来总算第二次对雕儿下毒了,至此日记到这里也结束了。接下来根据案件的笔录资料及雕儿的表述,推论即是:乐厦看雕儿没死,他以为雕儿没喝,反复确认可乐的事情,他又觉得雕儿已起疑心,疑心生暗鬼,听着雕儿随口说要就”问题可乐”去找超市,一时心虚,两次投毒失败同时觉得毒品为假、毁灭证据及证明自己的”清白”,自己也喝了,成功套路了自己,然后自己死了,雕儿也因此入狱。通篇听下来,雕儿就一句感慨:真是比窦娥还冤!
其实听到乐厦的怨恨,雕儿竟然悲从中来:其实乐厦不知道,雕儿早已准备放弃比赛,主动放水让乐厦上位。看看看!这就是缺乏有效沟通的恶果!雕儿心想如果自己能够及时和乐厦沟通,也不至于发生此类惨案!呵呵!要真是如雕儿所言,”及时沟通”了,我估计死的可能真是雕儿了,当场打死!不会像这样,杀人不成反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