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深居桃源 > 第36章 第 36 章

第36章 第 3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四十两换能撑起主家面子的食材不贵,两家平摊下来也才二十两。

两人不说话常新便带着两人去了一旁的茶棚,常新招手让路溪过去。

刚坐下,县老爷府上的那位祝老先生拿出戥子秤准备称银子,见状刘志衡轻嗤一声,祝老先生只当他不存在。

“二十两,小兄弟瞧瞧。”祝荣华抬起秤杆给常新看。

常新点头表示没问题,祝荣华便把称好的碎银的给他。

刘志衡则直接掏出钱袋给了他,说:“我家主子偏爱野味,小兄弟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可以先往我们府上送。”

常新接过银子,有些意外的回:“好,多谢刘兄。”

了了一桩事刘志衡心中松快,笑着拍常新的肩,“你帮了我大忙该我谢你才是。”

猪肉一分好祝老爷子便匆匆的走了,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常新帮刘志衡把半扇猪肉运回府上,一下成了两家生意,以后的猎物也有了去处。

钱袋子又鼓起来夫夫两都很高兴。

刘志衡关门进去常新便让路溪上车,他牵着马走在路溪身旁。

路溪将伞倾向他那边,“相公累不累?”

常新摇头,在空无一人的巷子里抱着自家夫郎亲了一口,“溪哥儿真厉害能想到这个法子。”

路溪红着脸推他,“别,在外面呢。”

“我看了,没人。”

“没人也不行!”

见路溪脑了立马闭嘴,直到出了巷子才贴近,“溪哥儿咱去买首饰。”

语气比刚才弱了许多,也知道自己过分了。

路溪扬眉看着他故作谄媚的表情险些忍不住笑:“嗯。”

牵着马又去了东门,马车交给上次那大哥后两人直奔笺宝银楼。

笺宝银楼是镇上最大的银楼,款式多还新颖。

两人一进门小二便热情的迎了上来,“二位需要什么?咱这儿的师傅前日又打了新款式可要瞧瞧?”

常新听了让小二把所有新款式拿出来。

小二没有看人下菜碟,把最近新出的款式都拿了出来。

金的银的,镶玉的都有。

“夫郎喜欢哪个?”常新看了半天觉得哪个都好看,都衬路溪。

路溪看了半晌也没选出半个,都很别致漂亮却没有一个让他觉得亮眼。

看他摇头小二也有些发愁,一晃眼发现路溪耳垂上有两个小眼儿。

“这位夫郎可是穿过耳?”

路溪没想到这小二眼这么尖,被人提起下意识抬手抚了下。

他出生时这条律令还没改,哥儿姐儿生下来便要穿耳。

只是他这耳洞只在十岁前戴过茶叶梗,后来干活掉了就再也没戴过。

常新知道路溪有耳洞,可这么多年过去早都堵上了吧?

他蹙眉看着新拿出来的一盘耳饰,再看看明显心动的路溪。

难不成要为了个首饰重新把耳洞扎穿?

路溪盯着软布上的一对小巧的耳坠,浓重的绿色碧玉被打磨得圆润,中间竖着一抹亮色,金丝掐边更显贵气。

他指着那对耳饰问:“这是什么玉?在其他地方好像没见过。”

小二喜笑颜开的介绍到:“这是猫眼石,咱椋州独有的。”

路溪实在稀罕常新便道:“这一对什么价?”

眼看生意能成小二更脸上的笑愈发热切,“椋州盛产猫眼石价不贵,这对耳坠成色好颜色罕见,因着是手镯的边角料做的并不贵。”

小二伸出一根手指,“一两。”

这价一出路溪顿时没那么喜欢了,对他来说这么小的首饰要一两银子有些贵。

常新没什么想法全凭路溪做主。

小二看他们犹豫简直欲哭无泪,也不知道小少爷怎么想的,这河边捡到石头非要切开做首饰,好看是好看但这么长时间了根本没人买!

这镇上没有哪家富到可以随便买首饰,那些个夫人夫郎月例有限更喜欢早早出名的翡翠玛瑙,并不看这连名都没听过的漂亮石头。

要不是贱价卖了吧?总比砸手上好,老爷也快回来了要是看见银楼买这种没见过的东西,定价还那般高怕是会把少爷腿打断,没准还会把他赶出去。

想到这儿小二脸都白了,面色有些白颤声道:“二位稍等,我去问问我家少爷。”

小二将柜面的托盘全都收好后领他们到侧面的屏风后坐着,“二位稍等。”

夫夫两都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只能坐在铺着软垫的椅子上等。

常新捏着路溪的指尖道:“那耳坠你喜欢就买呗,也不多贵。”

路溪抿着唇满脸不赞同。“我知道,就是觉得不划算,那么点儿居然要一两银子。”虽然镶了金边,锥子也是金的。

但......就是觉得不划算。

常新倚过来,在他耳边说:“咱们有的是银子,不差这点儿。”

路溪瞪他,“有的是也不能乱花。”

被夫郎瞪了也不安生,开始在路溪耳边絮絮叨叨的说要不再买个镯子。

还没等他列完镯子的好处,小二端着木盘过来了。

“二位久等了。”说着将木盘放在桌上,“我们少爷说您眼光很好,若是买了这镯子,那耳坠就当做搭头送您。”

别说路溪连常新都被镇住了,这是什么路数?

小二挤出一抹笑,将这猫眼石的来路告诉了他们,见两人面露不悦忙道:“虽说是河边捡的,但成色好,名声打出去后肯定不便宜。”

“镯子我们少爷说给您八、八两一只。”小二被常新盯得寒毛竖立,但少爷交代的话是必须要说完的,“如、如果您把这盘包圆算您十五两。”

路溪听着有些意动,这猫眼石很漂亮,质感也好只是名声没打出去罢了。

可花十五两买几件首饰,实在奢侈。

常新就没有这种烦恼了,夫郎喜欢那就买,如今会打猎的少了野物能卖上价,再进一次山就能把买首饰的银钱补回来。

实在不行就多去几次,他可不想他的夫郎想要什么都得再三思量,为着柴米油盐发愁。

于是大手一挥,“都包起来,别忘了那对耳坠。”

“好嘞!”

路溪还没反应过来小二已经端着盘子走了,在他生气之前常新先开口道:“且不说你喜欢,这种漂亮东西轻易就能入了那些大家闺秀的眼,咱们这会儿买了以后也能给孩子留份底气。”

路溪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也就不气了,可还是有些心疼。

“这几件买回去这两年就不买首饰了。”不知是说给常新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

装好后小二又拿过来给两人过目,一只绿色的镯子,跟做耳坠的是同一块儿料。

一只透白的泛着光,还有一串同样雪白泛光的珠串,再就是路溪一开始看上的那对耳坠了。

过眼后小二用细麻绳将几个锦盒捆在一起,常新将银子递给他的同时把一摞盒子推给他。

待小二称过后才将东西放进背篼里离开。

买完东西回去来不及做饭,两人干脆在镇上吃了碗面才回去。

此时笺宝银楼的小少爷并不知道猫眼石以后能被炒到三十两一颗珠子,不然怕是要呕血。

*

回到家天都要黑透了,三只小狗饿得直叫唤,路溪赶紧把蜡烛点上给他们拌了点剩饭吃。

烧水洗了脚路溪就坐在床边开他的首饰。

常新倒水回来就看见他坐在暖黄的烛光中把玩着莹白的珠串,珠串在指尖绕来绕去,最终挽了两圈戴在细白的手腕上。

常新呼吸微滞,两步上前将推到。

路溪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堵住嘴。

............

常新在黑暗中注视着怀里睡着了还在啜泣的人,舔了下犬牙忍着没去咬那细嫩的后颈。

直到下午路溪才醒来,撑着睡得发昏的脑袋找人。

想喊却发现喉咙根本发不出声音。

转眼看见床头晾着的水,喝下去嗓子润了火也被浇小了。

“常新。”

没一会儿房门被推开,身着短衫的常新擦着汗进来,显然是刚干完活儿。

“有没有哪难受?”

路溪打掉他的手语调沉沉:“你还好意思问?”

常新坐在脚踏上拉着路溪的手将脸挨上去,“对不起溪哥儿,我太想你了。”

下垂的眼尾满是可怜的意味,好几次了路溪总忍不住心软。

路溪避开他的视线,声音小小的,“可是这样我都干不了活儿了。”

“我干!我在家把地种完再进山。”反正家里现在不缺银子。

比起进山打猎他现在更喜欢跟夫郎待在一块儿。

“那么多活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全干了。”路溪狠狠地捏了一把他的脸,“下次不许这样了。”

“嗯,好。”

看他那眼神路溪就知道这人没听进去,只能交代他去办别的事。

“你去村里看看谁家育了玉米黄豆还有花生的苗,有的话都买一些,黄豆花生各半亩,玉米一亩。”

常新闻言想到一件事,“先前秦家说要上门拜访,我都去村里了要是遇上怎么办。”

上次都说‘下次’了,这次再说下次可就不行了。

路溪想了会儿道:“遇上的话就让他们明日来家里吃顿饭,没遇上的话你去认个门。”

“然后让他们明天来吃饭?”

“嗯。”应完抬手奖励似的蹂躏把常新的头。

常新有些不自在,“别摸,长不高咋办。”

“你还要往哪儿长?再长都顶门框了。”路溪这回抬手直接拍了一下,“床也睡不下你。”

不是农忙时节这个时间大多数人家都在家,常新先跑了趟苗奶奶家。

问了谁有这些苗,不过许多人家都已经种下去好久了,恐怕不好找。

不过苗奶奶给了两把黄豆,说发出芽能吃两顿。

这会儿育种根本来不及,还不如等着种冬小麦或者直接撒白菜籽。

临走前常新把苗瑞叫到跟前,“有什么事儿就上山找我。”

苗瑞乖巧的答应:“嗯,知道常叔。”

常新挨家挨户去敲门问,不过人家开春就把地都种完了,根本没有余苗。

没办法常新只好先去秦家,大太阳的跑了这么久出了不少汗。

秦家老宅挨着山脚,离他们家还挺近。

常新牵着马上前敲门,里面很快传来声音。

开门的是一个年轻哥儿,应该是秦茂夫郎。

“我找秦茂。”

秦夫郎好似被吓到了,听他这么说急急忙忙的进去喊人,竟也没让人进去等。

常新也不介意就是了,说两句话就走的何必浪费时间。

不一会儿秦茂出来了,常新站在门外对他拱手,“秦兄。”

秦茂回他一礼:“常兄弟,怎么不进来坐。”

“我牵着马不方便。”常新道:“我夫郎说请你们明日到家里吃饭。”

上次就说好了,人家来请自然不会再客气。

约定好时间常新向他打听:“秦兄你知道谁家还有玉米苗吗?花生黄豆的也可以。”

“玉米苗花生苗我家倒是有,怎么你家田里要种吗?”

常新点头:“嗯,我夫郎说种冬小麦之前先种点其他的松松土。”

“那你先进来坐会儿,我跟夫郎去挖来。”秦茂侧身让他进来。

常新这回倒是没拒绝,只是秦茂两口子准备出去的时候他也跟着出去了。

马就拴在秦家院子里有两个老人在丢是丢不了的。

走了一会儿秦夫郎忍不住问:“你家打算种几亩玉米几亩花生?”

常新没想到他会搭话,毕竟秦夫郎看着挺腼腆的。

“玉米一亩其他各半亩,具体还要看我夫郎。”

秦夫郎听完眼睛都亮了,“你跟你夫郎感情真好。”

常新半点儿不矜持的点头,搞得秦茂都有些好奇他夫郎到底是什么样子了。

秦家在山脚下开了一块地专门育苗的,这会儿还剩大半箱玉米苗已经长得有些高了。

秦夫郎去挖玉米苗,常新两人在另一头挖花生苗。

“秦兄你家咋还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