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要不要考慮用角龍皮,因為去年戰爭角龍損失慘重,為了補充經費重整軍備,騎士團將大量角龍皮出售,要是錯過這個時機就很難再遇到這麼便宜的價格了。」
考慮到這確實是眼前能找到的最好貨色,價格又比往常便宜兩成,於是便接受了店主的建議。
本地是木材加工中心,所以很容易就找到合用的硬木旅杖,杖底加裝青銅鈍錐,除了可當防身武器外,配合斗篷、防雨布、繩索就能搭出簡易帳篷。
而木柄平時當背包支架,抽出裝上金屬配件就是斧鎚鎬鏟等工具,對野營者來說相當實用。
討論設計和檢驗材料都花了不少時間,光這兩家店就耗去大半個下午,回到旅館時正趕上晚餐時間。
也許是旅館主廚的一身本領大多在湯品上面,相對主菜的平庸,牛肉清湯相當出色。琥珀色的清湯完全看不到浮油,上面綴著些許香草末,一小塊牛肉如同沉睡池底的寶箱居於中央,味道鮮濃卻毫不油膩,讓品嘗者胃口大開,使這份晚餐整體提升了一個層次。
穆曾從認識的廚師學到過名為冷凝的烹調技巧,將湯快速冷卻後去除上面凝結的油脂,接著再依不同情況分離底部雜質沉澱物,重新加熱就可以得到清澈不油膩卻又濃郁鮮香的清湯,這位大廚應該也是用了同樣技巧。
本城的三大名菜都是牛肉料理,除了這道牛肉清湯,另外兩樣是起司牛肉餅和紅酒燉牛鞭。
起司牛肉餅其實就是在一般牛碎肉製成的肉餅中包上一塊乳酪,各家作法大同小異,主要差別在使用乳酪種類和自製醬汁上。
這道菜還有一個流行吃法,就是刷上醬後用餅皮捲起或麵包夾住,然後就可以趁熱拿在手上食用。
即使冷了味道也不差,所以也有人會放在食盒或用布包起帶走,當作工作或外出時的午餐。
店家通常還提供包裝服務,只要多花一索尼,晒乾的大葉子包裹起來並用細繩綁好,拆開馬上就可以吃。
至於紅酒燉牛鞭,雖然是這個名字,但其實大多數都是燉牛尾。
畢竟不是每隻牛都有鞭,不是每隻鞭都來得及長大,不是每隻長大的鞭都會出現在市面上。
因為公牛脾氣暴躁又不能產乳產仔,所以牧場除了留下少數健康強壯的當種牛,其餘的小公牛若不是提前宰殺都會被閹割。去勢的牛不但溫馴而且增肉快,肉質還變得更柔軟。
所以上等牛肉通常都是來自閹牛和小公牛,淘汰的種牛和母牛肉質就粗硬得多,是肉乾和肉末的主要來源。
不論是哪塊大陸,都有許多相信吃甚麼補甚麼的人,許多想『仗勢欺人』的男性都認為種牛的牛鞭加牛蛋才有完整效力,閹牛的牛鞭只是樣子貨,所以種牛的牛鞭通常會直接送往大人物的私廚,市場上很難見到。
即使如此,閹牛鞭的供應數量也不及宰殺牛隻數量的四分之一,根本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是長條狀的牛尾就成為下位替代品,不只解決數量問題,價格也降低不少。為此甚至產生一句地方諺語「貴的不一定是牛鞭,但便宜的一定是牛尾。」
地下室的酒吧從傍晚就開始營業,雖然這種地方有時可以打聽到一些消息,不過還在養傷階段的穆並不打算多耗心神,服過用熱水化開的藥飲後便休息了。
.
.
.
早上離開房間前在床頭放了一枚銅幣,這是住宿上等旅館常見的禮儀,這是給來打掃的清潔工小費,他們會檢查床單、被子是否要更換,馬桶是否要清理。
放銅幣是一般行情,放零錢的話顯得小氣,放銀幣是對服務非常滿意,放金幣那就是在炫富了。
原本期望早餐可以看到起司牛肉餅,不過侍者說他們只有午晚餐供應,但向客人推薦自家餐廳的牛肉餅用料上等,配上獨家調味和秘製醬汁,絕對勝過那些街坊小店。
穆也曾好奇過,為何普羅西亞貴族和富豪們的平日早餐總是要吃一個水煮蛋或煎蛋,人家告訴他因為蛋是生命之源,所以營養豐富有益健康。
煎蛋吃起來方便,搭配火腿或培根更是美味。而煮蛋吃起來優雅,用銀匙敲開蛋殼輕挖裡面半熟狀態的蛋食用,甚至有個『蛋應該從圓的那端?還是尖的那端敲開來吃?』的比喻,用以諷刺無謂的爭執。
總之,穆就用培根煎蛋、碎果乾麥粥和塗油麵包這些毫無驚奇的東西打發掉了早餐。
和皮具店的老工匠約好上午要進行裁皮剪樣,這是講究信用的店家接受訂製皮具的一種做法,請客人親眼觀看剪皮過程,證明沒有偷換選料,也沒有故意讓客人多買皮料。
而剩料工匠會根據大小建議可以做甚麼皮件,只要客人再加些工本費,就可以依需求製作,不想加錢也可以只用部分剩料,將其餘的當工錢。
只是有不少客人會直接大方的表示信任皮匠的手藝和職業操守,不過工匠還是會將剩料用來做個皮包、皮夾之類的小物件送給顧客,剩下的邊角料就當小費了。
這種做法也常用在裁縫上,有個笑話說某人拿著一塊上等布料去找裁縫做衣服,第一個裁縫說要剪十呎的布才夠,那人不滿意去找第二個裁縫,第二個說剪七呎就夠用,於是工作交給這名裁縫。
幾天後那人去拿衣服,發現裁縫小孩穿的上衣是用他的上等布料做的,他驚訝地問「你是怎麼做到的?街角那家要用十呎,你只用七呎居然還能幫小孩多做件上衣。」
「喔!那是因為他有三個小孩。」裁縫這麼回答。
.
.
.
穆除了背包外還訂製了腰帶、臂套、脛袋等皮具,他也不喜歡用皮錢袋這類東西,於是老皮匠給了建議「客人是要背著行李長途旅行吧!那做個肩墊如何?許多負重的力工都愛用這東西。」
試用皮匠拿來的參考樣品後,覺得確實能減輕肩膀負擔,便接受建議並將剩料作為工錢。
處理完皮具店的事,接著去了雜貨店和布店,比棉繩更耐水浸的麻繩用途廣泛,質輕堅韌、粗糙不易滑,配合三叉鉤更是攀登翻牆利器,諸如此類的零碎物件也是要準備的。
棉布襯衣除了防寒、防濕更換外,緊急時也能割成布條代替繃帶,防雨布在遮風避水上也是很有用的。
中午分別在兩家小店各買了一個起司牛肉餅,用麵皮包的是塗上辣醬的橢圓形肉餅,以麵包夾的是添加酸醬的圓形肉餅。
本來應該很油膩的肉餅,卻因為醬汁而化解,配上路邊買來的冰鎮麥酒,這頓午餐吃得相當滿意。
等下午在武器店買好鋸齒小刀、金屬配件等冒險者工具後,還買了枝最近流行的點火短杖,最後要考慮的就是買把趁手的武器了。
原本的配劍實在識別度太高了,像進城時只露出劍柄或許還沒甚麼,但一使用就很容易被認出特異處,得準備其他武器才行。
店員先熱情地介紹幾把鎮店之寶的魔法武具,這些兵器的售價比穆知道的同級裝備行情還要高出幾成,而對方顯然也不是真想賣出宰冤大頭,只是在誇耀自家店舖的底蘊。
但是扣除需要有軍方公文的管制軍械和攜帶不便的重兵器,較趁手的現貨只有護手軍刀和寬刃單手劍和闊頭槍這三種警備隊常用軍械,其他無論是訂製或調貨時間上都來不及。
這三種兵器穆都不是很滿意,正在猶豫時,店員建議道「要不要看看二手兵器,有些人會把戰利品或退役不用的武器拿來出售,雖然是舊貨,但本店的工匠都檢查維修過,使用起來並沒有問題,價格也比新品便宜好幾成以上,推薦給對眼光有自信的顧客。」
舊貨倉庫裡除了少數賣相不錯的兵器被好好放在架上展示外,大部分都被緊密排在一起,還有小部分狀況不佳準備回爐重造的則雜亂地堆放著。
這些舊貨許多都被原主需求改造得相當獨特,為了迴避刃長規定,有不少短劍的劍柄比劍身還長,活像柄槍桿被砍掉大半的闊頭槍。
看到客人的眼神,店員連忙轉移目標介紹「您看這幾把三叉短劍怎麼樣,很適合格擋對手的刀劍和長槍,製造近身刺殺的機會。」
「因為那麼做的笨蛋死了不少,這裡才有那麼多舊貨吧!哪來的自信只憑單手就能鎖住對方的武器,真有那種力量用重兵器不是更好?這玩意兒連當投劍都更容易被打掉,完全就是用來嚇唬欺負弱者的。」
「那這柄雙頭槍您看如何,比起長劍攻擊距離更遠,兩頭都有槍刃可連續揮擊,在亂戰中特別能發揮優勢。」店員連忙介紹下一樣。
「為防備自己被割傷而不能利用腰脇力量,這樣揮舞的槍刃缺乏力道,容易被擋下,犧牲刺擊的性能去遷就連續揮擊,根本就是玩雜耍表演的貨色。」
連續介紹幾種武器都被客人貶成花巧大於實用的樣子貨,開始感到灰心的店員問「客人您究竟想要甚麼樣的武器?」
「長兵器攜帶不便又太過惹眼,我只想找一兩把普通的長劍當補充武器,並不需要甚麼花巧的改造。」
「普通…長劍啊!」聽到這種要求,店員反而露出有點為難的表情。
「難道你們這都沒有收購到二手長劍嗎?」穆有些不解。
「客人你應該知道城市配帶長劍的規定,不符合資格的人只能用短劍或銳刺劍當護身武器。這就是說用長劍的基本上都是有身分的人,就算是因故遺落在外被拾取,許多也會看劍柄上的印記、字符識別,通知遺族親屬可以贖回。
所以市場上出現較多二手長劍流通的情況,通常在是有傭兵團解散,將資產處分掉以後。
還有一種情況是,孤身的持劍者去世後,為其處理後事的人周遭都沒有符合配劍資格者,就只好把劍賣掉。
但一般長劍很快就會被剛取得資格的新銳買走,只有較特殊不符合主流用法的長劍才會留下,店裡面就剩下兩把這樣的中古長劍。」
看到那兩把劍之一時,東方人有些訝異,但他先去拿另外一把。
「你…把這玩意叫長劍?」他從皮鞘拔出這把武器觀看時說。
「按照劍身長度的規定,這確實是屬於長劍的範疇了。」
這把武器的刃體前五分之三是平直的,但後五分之二卻以相當角度向外傾斜,這部分變厚、變寬使得整體重心向前,揮動起來相當費力。
平直的部分已和一般護身短劍差不多,但加上外斜的部分就比寬刃單手劍長些,只是歪曲的刀身讓人有較短的錯覺。
「以前曾有位騎兵軍官想買把馬刀,原本看上這把,仔細檢查才發現這把刀不但重心太靠前,直體部分竟然是開刃在內側,並不適合當馬刀。」
「這是把反曲開山刀,臂力足夠的人可以一刀劈斷手腕粗細的樹木,原主應該是名擅長在山林活動的冒險者好手,普羅西亞南方很少有人會用這種武器。」
「客人真是見多識廣。」店員讚嘆道,接著有些考校地意味問「那您知道另外一把長劍的來歷嗎?」
以西方劍士的標準來說,這把單手劍相當細長,幾乎接近雙手劍的長度,但劍柄卻表明單手劍的身分。
通常劍越長重心就越遠,因此單手寬刃劍如果劍身做太長,根本沒多少人能用單手揮舞自如,所以長度增加的同時,寬度也得減少,這樣的劍變得適合刺擊,用力劈砍卻可能折斷。
西方也有銳刺劍、穿甲劍這類細長的劍,但都捨棄了削切的能力而專注於突刺,前者用富有彈性的材質尋隙而入,後者則用剛硬的材料與結構強行貫穿。
因此這種東方式長劍在西方劍士眼中就成了不上不下,兩面不討好的劣品。
穆拿起那件兵器,劍鞘上有著『清霜』兩字的東方銘文,拔出觀看,劍脊泛著藍色光澤,劍刃卻黯淡無光的發黑,這是把以強韌青鋼為劍胎、堅硬黑鐵為劍刃的良匠之作。
「這是東方的遊俠劍客所使用的長劍,以刺擊和削割為主要攻擊方式對付無甲的盜匪惡棍,卻不適合用在戰場廝殺上。」
「了不起,您連這都知道,這把劍是十多年的本店大匠師作主買下的,目的是想研究參考東方的鑄劍技術。但是研究多日後,大匠師結論卻是鑄這把劍的人腦子有問題。
對不算太優秀的材料,使用繁複費時的工藝來提升性能,造出來的劍還是比由優秀材料鑄造成的遜色些。
而且優秀材料製作出來的劍損毀了還可以回爐鎔鍊修理,性能不會比原本差多少,但是用繁複工藝造出的複合材質劍,一旦損毀就只能廢棄重鑄。
耗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來提升一次性的有限性能,要是用在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