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长公主每天都想跑路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狭小不起眼的马车载着杨灵允与林魏然缓缓去往京郊,而另一辆宽敞华贵的马车与他们擦肩而过,驶向另一个方向。

云府,就在那个方向。

……

“爹,我们当真要与大长公主合作?”云谦送走了那辆宽敞的马车,又快步回了书房,神色凝重地问道。

他是云婉的亲哥哥,云厉膝下唯一成年的儿子,从先帝朝时就在吏部当差,如今任吏部侍郎。

云厉缓缓合上眼,唇角溢出一抹冷笑,“她与杨灵允有仇,想拉我下水,利用我云家杀杨灵允,我怎会让她白白利用。”

云谦轻轻吐出一口气,又问道,“那您又为何要见大长公主?”

“她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云厉又睁眼,慢慢起身,苍老的手重重地按在云谦肩上,“无论是她还是云家,杨灵允都不可能放过。大长公主既想杀杨灵允,我何不顺水推舟?能成最好,不成,这责也是大长公主背。”

云谦陡然反应过来,“您是要将长公主引到……”

他话还未说完,就被云厉打断了。

“此事我会处理,谦儿,你只需好好办你妹妹的丧仪便是。”

一提起云婉,云谦眼底划过浓重的恨意——“我定要为妹妹报仇血恨。”

云厉看了他一眼。

他这个儿子哪哪都好,唯有一点——太重感情。

云婉一死,跟丢了半条命一样。

一个不在乎家族、选择自戕的懦弱之人,死就死了吧。

但此事不能让云谦知道,否则他定是要追根问底,到时候牵连出一大串麻烦就不好了。

“待安王入京,我定要为妹妹向长公主讨个公道。”

云谦不知道自己父亲的这些弯弯绕绕,只是又咬牙切齿道。

——

另一边,京郊。

正午时分,各个粥棚都忙着给灾民施粥,人手本就不多,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京城附近,本来还算充足的人手也有些不够。

杨灵允这几年少出宫门,唯有能朝见的臣子认得她。

而此时在粥棚忙碌的都是各部抽调来的人手,最高不过五品,自然不可能有上朝的机会,更不可能认得杨灵允。

所以当林魏然离开去处理另一边的一个小骚动时,她独自往粥棚那边走时,便被叫住了。

“宫中来的?”来的是个年轻男子,看上去是刚入仕不久,说话时语速飞快,“二号棚那边缺人。”

他刚领着杨灵允往二号棚的方向走,不远处又有人喊道——“林大人!”

林意上急躁地擦了擦冒出的细汗,无奈道,“这边直走,就能看到二号棚。您看我这边实在忙不过来,还请姑娘您自己走了。”

他言语客气,但刚说完就急匆匆地小跑着离开了。

杨灵允站在原地顿了片刻,忽然很轻地笑了下。

然后快步往二号棚去了。

一些宫中派来的女官也在二号棚,杨灵允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低头沉默地帮忙。

施粥,主要就是因为人多粥少,等得时间久了,自然起矛盾争执。

杨灵允眼疾手快,一旦看见哪儿缺了就及时补上,或者提醒旁的人补上。

有了她从中提醒调度,整个粥棚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二号棚女官多,得了杨灵允的提醒都笑盈盈地道谢,手上忙着嘴上也不忘夸两句。

但到底还是忙碌,杨灵允又始终避着大家的视线,所以谁也发觉,这个能干心善的新来女官,与宫中人人闻之变色的长公主杨灵允,竟长得一模一样。

直到人群渐渐散去,几场不大不小的争执和骚乱也渐渐平息,已经过了快一个时辰。

杨灵允擦了擦汗,抬眼间看到林魏然就在不远处,左右张望着似乎在找人。

她连忙想悄悄离开,却被一个人拽住了。

“欸你是宫里新派来的吧,还没问你叫什么呢?在哪当差啊?我瞧你今日出力良多,累了吧?哎不过等下就可以用午膳了,虽说晚了点,但好歹还是能吃上的。”

是二号棚的负责人,宫中一个资历颇深的女官,为人热情大方,很受底下人敬重爱戴。

就是话有点密。

所以杨灵允听声音就记得,四年前她落魄之时,这也是为数不多的不会对她落井下石的人。

“我是……”她刚想胡诌一个假身份,林魏然却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二号棚。

“你怎么在这?”他微喘着气,把杨灵允的手从那女官手中解救出来。

“林太傅。”

“安尚仪。”

安之和对林魏然行了个礼,又有些好奇地探头再看了眼杨灵允。

这不看不打紧,一看吓一跳。

她脸色一变,连忙跪下,恭敬地行礼道,“公主殿下,下官眼拙,还请公主恕罪。”

身后的那些人也连忙下跪。

先前的热络瞬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杨灵允阖了阖眼,抬手淡道,“无事,起来吧。”

但人虽说是起来了,但紧张之色显而易见。

杨灵允微不可察地叹口气,“赈灾一事,诸位做得很好,本宫日后会好好奖赏诸位。”

说罢,她率先离开。

“宣和……”林魏然连忙追上去,将人带到后面的棚子中,“发生什么了吗?”

他看得出来,杨灵允此时有些低落。

“没什么,”杨灵允随口敷衍过去,“陛下呢?”

“在一号棚,”林魏然知道问不出什么,轻轻叹口气道,“我分明安排了人带你去一号棚,一群糊涂东西。”

“不是什么要紧事,”杨灵允无所谓地摆摆手,“二号棚缺人,我过去帮帮忙也是好的。”

从一号棚到二号棚还有一段路要走。

一路上,杨灵允都能看见面黄肌瘦的灾民。

就算如此,也不少百姓拖家带口,拿着粥和路边野草编成的小玩意在哄自己的孩子。

即使他们眼底已经布满血丝,看上去累极了。

“他们……”杨灵允出神地盯着不远处的一对夫妇,一时停了脚步。

他们身边坐的是一个小女孩,母亲手上捧着粥一口一口地喂着,父亲半蹲在女孩身前,不知在做什么,女孩破涕而笑,脸上挂的泪珠也被父亲抬手轻轻擦去。

林魏然顺着她的视线望去,也看见了那家人。

“那家人是山南道襄州人,本来家中有些田产,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这一场洪灾……”林魏然叹息道。

“真好啊……”杨灵允其实没听清林魏然的话,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忍不住轻声感慨出声。

林魏然不自觉皱起眉头,脸色微沉,有些难以置信地反问道:“真好?”

“宣和,百姓过得不好,这是为官当政者的过错。”

“我当初也一直觉得做了很多。但直到被下放三年,才发觉当年的想法是多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

“你在说我不知民间疾苦?”杨灵允这会回过神了,看着林魏然认真的神色,轻嘲出声,“因为我是公主,所以我就是从小锦衣玉食,从来不知民间疾苦,对吗?”

林魏然一时无言。

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再怎么样她都是公主,天皇贵胄,不可能像这些灾民一样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吧。

杨灵允不用猜都知道林魏然的心思。

阖了阖眼,淡淡地解释了一句:“我只是在说那家人感情很好。”

然后她嘴唇微动,想再说些什么,话到口中又觉得好像没必要。

此时再说那些,太过矫情。

她说不出口。

最终,她只是疲惫地阖了阖眼,“我累了,带我去见陛下。”

——

另一边,二号棚在杨灵允走后,气氛又终于松了下来。

其中有个女官惊魂未定,“我,我刚刚还催促过公主殿下……”

其余人也议论纷纷,紧张地回想着先前有没有什么失礼之处得罪了公主。

最终还是安之和制止了这场闹剧——“好了,都别想了,公主不是那种人。大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好。”

安之和说话还算有些分量,众人拍着胸脯顺了好几口气,渐渐散开去忙别的事了。

但还有一人依旧心有戚戚,凑近了安之和小声道,“安尚仪,可我听说,公主当年连只是稍微得罪过她的尚食局掌事都处死了……我先前语气也不大好,公主她……”

安之和无奈地叹口气,“放心吧,公主不会放在心上。”

“可那掌事……”

安之和见这人依旧不安,犹豫片刻,重重地吐出一口气,四下张望一圈,才悄悄将人拉到角落,“我跟你说这些,你听过就忘,知道吗?”

“当年那尚食局掌事岂止是稍微得罪。端贤皇太后病逝之后,他仗着先帝那会子不想听见未央宫的任何事,欺上瞒下,直接克扣了八成未央宫的伙食。公主那时又病着,身边没个可心人。若不是云贵太妃发现,公主怕是……”

那人闻言渐渐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应道,“饿死?”

“嘘!”安之和连忙捂住她的嘴,有些紧张地四下看了一圈,“听过就忘,知道吗?总之就是,公主对很多事都不在乎,更不会因为一点事就跟旁人过不去。”

“但要是惹怒了公主,也会真的死无全尸。”

“而公主最讨厌的,就是旁人提起这些旧事,知道没?”

那人点头如捣蒜,“我懂,我懂,多谢安尚仪。”

“行了,去忙吧,等下就能用午膳了。”

凑在一起的两人终于分开。

但她们都在棚内,所以没有发现——就在这个薄薄的棚布之外,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神色晦暗的人。

是林魏然。

他并非刻意偷听,只是想起有些事还没交代完,所以送完杨灵允后又折回想交代一下。

只是刚走近,就听见安之和压低了嗓音在说杨灵允的事。

理智告诉他,偷听非君子所为。

但他仿佛脚下生根,始终抬不起脚。

所以他完整地听完了安之和的那番话。

恨不得扇先前的自己一巴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