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那个侯府嫡孙母仪天下啦 > 第55章 第 55 章

第55章 第 5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卞信摆摆手,转头一看到卞成延那没出息的样子就来气,但却不好责怪老妻,当年卞成延刚出生两年,他就跟着先帝南征北战去了,留下老妻带着这个嫡子,还看顾着后院两个姨娘及各自刚出生的庶子,在战乱纷飞的时节,将三个孩子拉扯大已经很是不易,怎能还苛求她将三个孩子都养成才?

老二老三虽不聪明,却还是读了些书,后面也考取了功名的,就自己这个嫡子,单纯就是懒!偷奸耍滑!

卞信回去接母子几人的时候,卞成延已经十七岁了,根本无法再从头改变,卞信十几年没照顾过他们,也心中有愧,看卞成延本性不坏,只是耽于享乐就不再苛求,只盼着孙子,盼来盼去当真盼到了卞锦程。

只是该收拾该约束的时候,卞信也是丝毫不手软的,卞信让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老妻,才狠狠训斥了卞成延一顿,在卞成延被训的头都要低到地上的时候,才听父亲说让他去跪三天祠堂。

卞成延如蒙大赦,他最怕卞信的训斥,根本不敢反驳,而祠堂却是他跪惯了的,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还是谨慎的给父母磕了个头,偷瞧两人没有别的表示,才手脚并用爬起来,一溜烟跑没了,自觉去跪祠堂。

“你看看,你看看他,我的脸面当真是给他丢尽了!”卞信指着卞成延的背影,恨铁不成钢的对老妻道。

“行了,这话我听你说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老夫人打断他,“不过我觉得成延做的也没错,咱们也不能单单指望李氏的肚子,万一是个女孩呢?倒不如让聪儿借着这个机会锻炼锻炼。”

“哪怕这一胎是女孩,也轮不到你那大孙子,没出息的模样跟他爹一个样!我宁愿去培养小的,也不去看着他爷俩受气,俩人一个德行,真当我没听过他们在外面办出的混账事,若将心思放在他俩身上,我怕是天天气都受不完,还嫌我死的不够快?”卞信拍桌子。

“大孙子也是你的!”老夫人蹙眉,半晌后点头,“那我等会儿让嬷嬷去跟周氏说一声,将荣儿留在我们这里吧。”

刚刚卞锦荣困,老夫人是直接让人将小少爷送到他们院里的偏房的。

“嗯,之前锦程找的那个夫子我看了下,虽然有些迂腐,但文采还不错,也足够严厉,教的也不错,先让他带着荣儿,聪儿那边也得跟着学。”只是想到卞锦聪乖了没几天又开始想方设法的偷懒,卞信又是一阵头疼。

“对了,听说老大媳妇最近没什么胃口,我看席间吃的也不算多,让小厨房注意着点,可别饿着我小孙子了,对了,我这里有名大夫,让人悄悄带去给老大媳妇看看,只是别让人瞧见了。”卞信道。

“什么大夫还需要这般鬼鬼祟祟的,可信吗?”卞王氏狐疑。

卞信四下瞧了瞧,凑到老妻耳边嘀咕两句。

于大夫的存在若是让上面那位知道了,怕也是要想法子弄到宫里去的,现在家里有两人需要于大夫,还不行。

更何况说到底也是单易辰的人,卞信从知道单易辰身边有这人的时候,就开始猜测单易辰如今的身体状况是不是像表现出来的一样,连自己都这样猜测,若是被夏允帝知道了,会怎么想不必多猜测。

不管是否心甘情愿,现在卞国侯府可是与三皇子绑在一起的,自然需要保密。

外面,单易辰与卞锦程并肩往大门口走,身后丫鬟仆从远远坠着。

两人默契的没有走得很快,彼此之间没什么交谈,怕被人听了去,但心中的甜意却是一样的,漫步走了约莫一刻钟,才走到大门口,两人同时住了脚。

“你走吧。”卞锦程先开口赶人。

“你倒是舍得,我今天表现的怎么样?”

“嗯。”

“嗯是什么意思?”单易辰走进一步。

卞锦程向旁边侧开视线,转移话题道:“我父亲今日说的那事,你不用在意。”

单易辰挑眉,问他:“那我丈人要是因此不喜欢我怎么办?”

卞锦程横他一眼,没有说话,单易辰却被他美目刺的心里涨涨的,压低声音,“今晚我有事就先不过来了,你早些睡。”

“对了,我母亲的事,你知道了?”卞锦程点点头,又想起什么,问他。

单易辰没有丝毫犹豫,坦荡的点点头。

卞锦程了然,眼珠子转了转,打量着周围,问:“之前你派来跟着我的那两人还在?”

“嗯,不只是他们两人,上次的事情是我疏忽了,如今圣旨一下,不知道有没有会盯上你,我怕你遇到危险,又添了两人,轮班保护你,你若是有事,也可以吩咐他们,不过相对的,你的事我也都会知道。”单易辰放轻声音,“你介意吗?”

如果是之前,确实是有些介意的,但是现在到没那么介意了,“那你跟他们说在侯府的时候不用躲起来,不然我看不到他们,总感觉有眼睛盯着我,不舒服,还有,你能不能分两个人去保护一下我母亲,直到她顺利生产?”

“我既然让他们跟着你,就是任你使唤,你只要喊他们的名字直接吩咐就行,不过我不放心你分两个人出去,等我再调两个人过来。”单易辰将跟着卞锦程的暗卫的名字告诉卞锦程。

卞锦程咂舌,难怪单易辰敢回京,就算单易辰自己没什么功夫,身边这些保护他的高手也能护的他密不透风,再三确认单易辰将人调过来之后人手还够用,卞锦程才点头答应。

等南方边关求救的折子如雪花一般传进京城的时候,单易辰也收到了来自漠北亲外祖父的“问候”,单易辰毫不意外的在这封信中看到外祖父嫌自己软蛋一个,竟然真被人操控了婚事,还反抗不得,白教他这十几年,骂了两页纸后又扬言要带兵进京,逼皇帝撤旨。

单易辰有些头疼,在听到小桂子说侯爷还递了折子进宫之后更加头疼了,连忙叫人去打听折子的内容,看还能不能拦一栏。

拦是拦不住了,已经被送到了夏允帝的御桌上,好在内容也打听到了,折子上的话比给单易辰的委婉多了,但字里行间却指责夏允帝不地道,听说看了折子的夏允帝气的直哆嗦。

单易辰是知道自家外祖父那性子的,恐怕也是因为这性子太得罪人,才被先帝放到鸟不拉屎的漠北去的,听了折子的内容,单易辰心里清楚这怕是老祖母给润色过的,忍不住给外祖母竖起了大拇指。

不过让祖父骂一骂父皇也好,这样父皇知道了沈家对这幢婚事的反对,反倒会更加放心。

不过沈启在十一月十一日大婚之前要回京这件事,夏允帝却是不乐意的,将折子压了下去,只言道北方如今还离不开侯爷,忘侯爷以大局为重,等小两口成婚后,再特批单易辰带人去漠北拜见侯爷。

鞑靼一族现在碍于镇北侯的威慑,已经老实了很多年了,只偶尔在边关犯事,然后被收拾一顿,但大多是小打小闹,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来袭。

“陛下,不如让镇北侯带镇北军去南方支援,这样既能解南方之困,还能消耗一部分镇北军。”

这段时间收到南方边关越来越多的求助折子,却仍旧没有找到九皇子的下落,这件事一直没有讨论出结果,没有人愿意接这个烂摊子,夏允帝被迫在下朝之后还要招人来御书房议事。

“简直荒谬!且不说镇北军常年在漠北与鞑靼一族对战,根本不适应南方的气候,也不熟悉南方的情况,再说若是镇北军当真有损,那北方怎么办?当真以为这些年鞑靼一族安分了,就忘了他们喝血吃肉的本性了吗?”

之前凌阁老提到沈家军的时候,夏允帝不悦,但这次提建议的人是夏允帝自己的亲信,便觉得上述法子很不错,也说到了他心坎里,就是话说的太直,但听人反对,顿时不悦,看向说话的刑部尚书。

“哦?那李尚书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说来听听。”

刑部尚书叫苦,他也能猜到夏允帝的心思一二,只是当真不能眼睁睁看着镇北军折损,北方那些鞑靼族也是不得不防的。

“回陛下,臣还未想到,只是京城更靠近漠北,有镇北军镇守北方,陛下与臣等才能高枕无忧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且镇北军一旦出事,少了一道有力的屏障,鞑靼军或许会长驱直入,直取京城,为了陛下的京城百姓的安危,还请陛下三思。”

夏允帝抬起的手缓缓落下,被刑部尚书说动了。

“臣听闻镇北军已有五十万之多,就算抽出一部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镇北侯英武不凡,定能在鞑靼闹事之前镇压南蛮,到时候再带兵回北方就是。”

虽然镇北军不见得有五十万之多,但镇北侯英勇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但凡要当兵的都去镇北军了,这么多年下来,恐怕也相差不多,而且镇北军可是京城唯一不敢克扣粮饷的军队,再加上漠北可以算的上镇北侯的地盘,完全养得起这么些军队。

也难怪陛下一直忌惮镇北军了。

“说的也是,而且镇北侯的两位公子听说也是带兵的一把好手,就算镇北侯要镇守北方,让其中一位公子接替南方的大将军一职即可,我们现在士兵比南蛮多出一倍,缺的不就是个能带兵的将军吗?”

“可这样一来,出兵南蛮的军队不又落到沈家手里了?”

此言一出,御书房顿时安静下来。

“胡说八道!不管是沈家军和南方的军队是由谁指挥,都是朝廷的军队,是陛下的军队,何来落到沈家一说?”

话是说的冠冕堂皇,但谁不知夏允帝一直忌惮和觊觎沈家军,只是到底还是需要有人来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众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官,自然也就是听就听了,听完也权当没听过,依旧热火朝天的讨论。

而说完这话的大臣义正言辞说完后,也晃晃悠悠站回去,自然而然的加入讨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