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沈教授他过分迷人 > 第3章 第 3 章

第3章 第 3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孟眠立刻分析出了结论。

沈衍清应该是完全没有在意过她。

正因为彻头彻尾地不在意,才会连她的联系方式都没删掉。

正如她当初提分手时,沈衍清只是在半个多月后才回了一句,你想好了吗?

那时的孟眠都已经要从失恋的阴霾中走出来,收到这条消息后被撩拨地大哭一场,心一横,果断拉黑了他的所有联系方式。

而他却好像没发生过这些事一样,安安稳稳地继续向前,他从来没有像她那样伤心过,当然也从来不会像她那样在许多个深夜里流泪。

孟眠感觉自己的心好像塌陷了一小块,有些酸胀。

这些年,她好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专注自身,再也没有关注过他的任何消息。

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来到了江宁,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和她经历同一个校园里的四季,呼吸着同一片空气,看同一弯月亮,甚至可能在某个长廊间和她擦身而过。

她本以为他们这辈子再也不会有交集的。

思绪正游离着,手机弹出两条消息。

是宋虞知和沈衍清的。

孟眠还没来得及点开看,宋虞知的视频申请就弹了过来。

孟眠按下接听键。

镜头里,宋虞知怀里圈着一只猫,一边撸猫一边用手指了指她:“眠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有什么新情况啊?他还查你手机啊?还得销毁聊天记录。”

这话说得,好像他们真的聊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

孟眠摸了摸鼻子,“没有新情况!”

“撒谎!”宋虞知了然道,“你每次一心虚就摸鼻子。”

“也不算是什么新情况吧……”

毕竟,严格意义上的话,沈衍清应该算是个旧人。

宋虞知很高兴的样子,“怎么着,你终于忘记那谁谁谁了。”

孟眠:“什么谁谁谁。”

宋虞知:“你还想有谁,你那空白到能当草稿纸的感情经历,不就那个沈师哥吗?”

孟眠:“沈衍清啊?”

宋虞知:“对啊。”

孟眠面无波澜道:“他来江宁了。”

宋虞知一脸不可置信:“什么?他真的去江宁了?”

孟眠疑惑地抬眼。

宋虞知把猫放下,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他去江宁干什么,找你吗?”

孟眠一脸看傻子的表情,“你觉得有这个可能性吗?”

宋虞知咽了咽口水道:“也不一定没有吧?”

对上孟眠越发疑惑的眼神,她解释道:“概率学告诉我们,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是可能性啊。”

孟眠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跟宋虞知完完整整讲了一遍,宋虞知听完,感慨道:“真没想到啊,你们俩这感情戏,居然还能有续集。”

“给我出出主意。”孟眠说完,莫名感觉这句话很耳熟。好像她在大学时期追沈衍清的时候就经常说这句话。

果不其然,宋虞知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就拿出你以前那个劲头,制造偶遇,出现在他……”

孟眠连忙打断,“我是说采访怎么办。”

宋虞知问:“那你还喜欢他吗?”

孟眠一滞,莫名想起了白天时的心慌感,她抿唇,还是摇了摇头。

“那不是更好办。”宋虞知一脸胜券在握的样子,“一是制造偶遇,二是创造麻烦,三是利用他的愧疚心。”

孟眠有些将信将疑,“这不是和你教我的追人方法差不多?”

“这你就不懂了,就跟做数学题,套一样的公式,代入值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孟眠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清早,孟眠回到了江宁大学。

她选了个图书馆向阳的好位置,开始修改答辩PPT。

她是两年制专硕,所以导师对她属于半放养模式,只规定她根据培养计划完成毕业任务。

这一年她把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踩着时间点完成了盲审、查重、预答辩,只等五月下旬的正式答辩就能毕业了。

没改多久,孟眠的手机滴滴地响,连弹出来好几条消息,感受到邻座的人投来不满的视线,她慌乱地按下静音。

点开手机,是主编徐可欣的消息:

——「进度怎么样?」

——「有消息吗?」

——「回学校了吧?」

死亡三连问,孟眠只回答了最后一条:「主编,我刚到学校。」

徐可欣丢过来一个链接,交代道:「去看看这个讲座,找机会当面沟通下,记得,诚意要足。」

孟眠有些无奈地回了个收到。

她从来没见徐可欣对哪个采访对象这么重视过,她就这么心水这位沈教授?

点开链接,是一个关于气候变化下海岸带演变的创新论坛讲座。

地点在学校礼堂,时间是下午三点。

而主讲人一栏,赫然写着副教授沈衍清。

趁着这个空隙,孟眠在校园网搜索起沈衍清的相关信息,毕竟上次就是因为毫无准备才会栽了跟头。

他的个人信息上写的入职时间是去年八月,以海外优青的身份引进来的江宁大学。

也难怪孟眠从来没在学校里见过他,他们的时间完全错峰。

从去年七月开始,她就在奔波着在秋招、实习。

她是跨专业考生,除了一段社团经历,本科没有相关经验,是靠着硕导的推荐和江宁大学的硕士学历才进的省台实习。

她很珍惜这份工作,一定下来就在校外租了房。

缓过神来,网页接着下滑,接下来是他的教育和工作经历,前年在法国联培一年,去年博士后出站。

看到这里,孟眠有些心烦。

索性关掉网页,继续检查起论文。

再回过神来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两点四十,

孟眠赶紧收好笔记本,赶往学校礼堂。

赶到门口时,大门前有两个学生在排队检票。

孟眠拉着站在旁边的学生打听道:“同学,这个讲座还要票才能进吗?”

那男生点点头,“是的,扫描讲座二维码预约就可以了。”

二维码,她怎么没看到有二维码?

她不死心地点开讲座链接,还真有个二维码在左下角。

孟眠记得,学院培养计划里有个通识课任务,需要听十场学术讲座,她研一的时候就听完了,那时候也没需要预约啊。

那男生解释道:“同学,沈老师的讲座比较受欢迎,下次可以早点预约。”

孟眠欲哭无泪,下次,哪还有下次。

不出意外的话,在徐可欣得知她连讲座都没混进去的时候,她就得被勒令开除。

她心生一计,闪烁着目光看向前人:“同学,你可以把你的名额出给我吗?价格你开。”

那个同学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两眼,似乎是不忍心拒绝她。

就在孟眠以为自己要成功的时候,他被喊走,“陈亦阳师哥,我要去调试下话筒,可以帮我们一起检票吗?”

“哦,好的。”

……

孟眠的心凉了半截。

难怪这人在门口磨磨蹭蹭不进去,原来他也是检票的。

其他人都乌泱泱地在门口排队检票,她不好直接过去收票,于是环绕着礼堂走到后门,又走上二楼大厅,门都锁起来了,只有一楼的正门是开的。

她透过门缝往里看了一眼,座位都坐满了,果真人满为患。

她想了想,实在不行的话,等下在门口等沈衍清讲完也行吧?只要能搭上话也算完成任务了。

在门口等一整场讲座,这应该符合徐可欣“诚意要足”的要求吧?

正这么思索着,有人拍了拍她的肩。

是刚刚那位“师哥”陈亦阳,他笑了笑,开口问:“你很想听这次讲座吗?”

孟眠眨巴两下眼睛,摆出一个期待的表情,“对的!我对沈教授的研究真的很感兴趣!就是可惜没抢到票。”

陈亦阳似乎对这套说辞司空见惯,调侃道:“你是对地理感兴趣,还是对沈老师本人感兴趣?”

孟眠思考了下对方这话的意图,试探性地答道:“可以都感兴趣吗?”

陈亦阳笑着看她,似乎是想打探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才和孟眠对视了几秒,他就不好意思地收回眼神。

他问道:“那你了解的,气候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这是要给她出考题?孟眠大学时期为了和沈衍清多相处,没少跟着他一起听讲座和参加学术活动,脑子里还有些知识储备。

她组织了下语言,很快开口:“我了解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人为活动,比如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太阳辐射强度变化,还有比如火山爆发、极地移动?”

陈亦阳似乎对她的答案较为满意,笑着说:“那你等下跟我一起进去吧,之前混进去的人太多了,没想到你真的对地理感兴趣。”

——真的对地理感兴趣。

孟眠对这个结论有些心虚。

许是为了不打扰到其他人,陈亦阳打开礼堂后门,和她坐在最右侧角落,台上沈衍清已经开始了讲座。

孟眠头一次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看他。

他和从前没有太大变化,头发略长了些,隐隐盖住眼眸,他今天穿得很正式,白色衬衫配西裤,还打了条黑色领带。

她好像也送过沈衍清一条黑色领带,反面她用别扭的手工绣了眠&清的字样。

台上的他还在讲课,PPT一张一张的切换,他的嗓音很好听,低沉磁性,讲述东西时认真又温柔,娓娓道来。

她以前就很喜欢听他讲话,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让他多讲一些话。

这声音之前在听筒里听得不太真切,在耳畔阔别已久,如今听来倒像在催眠,她思绪翻滚,记忆被勾回起他们第一次相遇那天。

那时的孟眠还是京市S大英语系的大二学生,四六级考试结束,她作为全媒体学生记者团的成员,在考场外采访,准备做一期公众号的推送。

根据孟眠丰富的一线采访经验,面对这种考试,她一般会选择两种采访对象。

一种是脸上挂着笑,看起来考得很好,春风得意的考生。

还有一种,就是长得好看,能有讨论度的俊男靓女。

在涌动的人群里,孟眠第一次见到沈衍清。

视线就这么定格。

孟眠记得,那是在六月初夏,凉亭的荷花悠悠绽放,连续的晴好天气把那天的风衬得和缓温柔。

风把他的白衬衫吹得发皱,也把他手中的资料吹落了两张。

在他捡起来之前,孟眠先一步伸手。

指尖相触,对方下意识地缩回,接着是抬头,然后是近距离的对视。

撞进那双清亮的黑色瞳孔时,孟眠的心脏在猛烈地震颤。

——原来一见钟情这种小概率事件也会发生在她身上。

失神片刻后,孟眠不想错过这次机会,拿耳麦对着他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眼神闪过不解,抿唇礼貌答道:“沈衍清。”

他的声音很好听,低沉又干净。

孟眠迫切地想听他继续说,问道:“是哪个yan和哪个qing呀?”

沈衍清把资料收好,没继续回她,起身离开。

他脚步很快,孟眠拿起设备小跑着追上:“同学,我是学生记者团的,我叫孟眠,关于刚才的四六级考试,可以采访下你吗?你考完试后感觉怎么样?”

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但他的脚步果真停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