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鸿山折玉 > 第54章 54 新玉07 换日

第54章 54 新玉07 换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晴空之下,仪仗蜿蜒。

素竹平安渡水之后,秘密召见了这一路护送的首领,便将太子事先交代的行程一一都讲了。首领得知真相后大惊失色,素竹交代他不可打草惊蛇,说有苍鹰送信,经据点转飞鸽传报,韩大都督一定是知道了。不日有一行车队秘密去接太子出逃。

“桂贼浑然不觉中,偷天换日。”

负责护送的首领满腹疑问:

“京畿一带有桂贼重兵把守不说,单是那重重宫阙,我们的人也难以靠近。”

“劫宫的事有过几回,但派出的死士都有去无回……那个钟敏甚为剽悍!”

素竹道:“殿下自有筹谋,去京城外的官道接人就好。”

再说京城,桂鸿山这几日频繁出宫巡营,摆过两回封功宴,六营士气大振,他本人也常常是酩酊而归。出征在即,一通朝务他来不及处理,委任梁青与诸阁部去做,最终只需要把结果给他过目。

想前太子一双金膝,生来只跪父皇母后与天地,这样为他再登坛重请天乩卦演,若在从前,于桂鸿山一名边将而言已是无上荣宠。

……现在也一样。

桂鸿山清点兵马辎车,已安排粮草先行,往北扎营。只等钦天监看好天象,与他一个合适的日子,大军便可启程。

燕琅玉与他约定,在他大军启程当日,由钟敏护送亦或说是监视着,前往祭坛祈天请乩,望北山而三跪九叩,这必定是大吉之卦相!也要有几个深谙斋醮之礼的道士协往。

思来想去,桂鸿山还是同意用旧时宫中惯用的那五个道士。

桂鸿山原本有些心神动摇,但近日士气大震、“后院”安稳,到底给他此次亲征增添了不少鼓舞。

不过两三个月,他就会大捷凯旋,再来和他的琅玉团聚。慢慢享受那绵绵小意,脉脉柔情。

他想着。

*

桂鸿山大军启程当日,燕琅玉换上九章衮冕亲赴祭坛。盛装之后,临行时分,承福叫住了他。

燕琅玉回头,旒珠轻动,于斜入殿中的日影下泛出斑斓陆离的晕彩,珠玉相击的微弱声响在这一刻被无限延长。

承福望着章冕华彩加持下的燕琅玉,枯老而颤巍的嘴唇动了动,却终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跪下,与他行了一个郑重的叩礼。

燕琅玉无声地望着他,身形也定住。

钟敏还在殿外等候。

主仆二人相望良久,终是默然以对。

最后一眼,终于收回视线。燕琅玉决然地转身,赤舄迈过那一道红漆沉楠门槛,繁复衣影曳动之间,走入殿外的昊昊天光当中。

承福紧挨着墨玉砖石额头在这时抬起,望着眼琅玉消失的方向,用极微弱的声音,哽咽地道:

“吾皇,万岁。”

钟敏对天子登坛求神一事的诸多礼仪都不熟悉。虽承命“护送”或者说监视,但他到底只能被诸多宫人或道士牵着鼻子走。再者桂鸿山都已经对前太子深信不疑了,他还有什么顾忌呢,到底是松懈了许多。

整个祈天过程漫长而礼仪繁琐,钟敏看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便悠哉地坐在马上,心神早游荡到不知何处。

日影偏移,已经不知道过去多久,有人来禀报他,说一个道士已在坛中做法完毕,是要到城郊的天帝庙里再上香,而后还要去相邻几个府县的天帝庙里都走一遭。

钟敏没在意,晃了晃马鞭示意他们别耽误时辰,快点去。

在日头下待得久了,日光烤得浑身暖意洋洋,钟敏甚至有些困了,恍惚之间是有个穿彩衣的道士清瘦的身影从他眼前掠过,上了一辆马车,拿着他的通行令牌出去了。

钟敏费力的睁开眼睛,往祭坛顶上一瞥——

日轮当空,前太子还华袍跪地,不知在祷念什么。

钟敏正要再阖眼小憩,却不知为何,脑中倏然闪过方才那个小道士的身影。那身影怎么如此熟悉……他说不上的熟悉!

他猛地睁开眼睛清醒过来!

钟敏翻身下马,按刀往祭坛上疾奔!四围的护卫不解地看着他:

“将、将军?”

祭坛下高阶数十,他这一刻走得如此费力!耳畔的风声似乎都成了某种阻碍,他破风狂奔而上!

啪——

他一巴掌拍在那穿衮冕的“太子”的肩上!那人身体抖了下,哆哆嗦嗦回过头来——

冕旒下那张脸上蓄着山羊须,瘦削的,是一名中年男子!

这哪是太子!只是一个道士——!

钟敏发出一声怒吼!他左右顾盼,隔了好大一晌才吼道:

“去追!!去追——!!”

变故太过于突然,众人还不明所以。钟敏又奔下台阶,踉跄地揪住阶下一名值守的衣襟,将人揪得两脚离地。钟敏两眼通红,狂兽一般大吼道:

“太子跑了!!去追——!!”

……

而京郊官道这头,那“道士”换了车,早等候在那里的一队车马载着他扬尘远去!

衔枚裹蹄,一行往南疾奔!

*

渡过淮水,一川如练。

南都接洽淮水一带的镇子是兵家要塞之地。丘壑起伏间,有城墙筑起。

一行车马掀起滚滚烟尘,飞轮抵达,停在城门楼下。只见瓮城三面高耸,砖头一水儿的灰色,愈衬出其上高悬的大旻旗帜鲜亮无比,耀眼夺目,成为青色天穹与灰色城墙之间唯一的金彩。

城门谯楼顶上嵌着数十窥孔,日光透过,窥孔便点点亮起,如蜘蛛睁开它那许多灰白粘滞的眼睛。

寂静得连只飞鸟都看不见,一望而知是重兵悍将坐镇之地,只教犯者有来无回。

这样诡异的寂静当中,突然有了些动静。

车队首领抬起头,只见城门顶部的谯楼上骤然窜出一道人影!

是一员极年轻的小将,素衫玄甲,他翻身从瞭望台鱼跃而下,稳稳落地,手持一杆鎏银长矛,劈空而来,携着一股意气,挽出杀意盎然的寒花。

那矛锋凌空定住,而后直指瓮城楼下。

“什么人敢犯关——!”

这年轻的嗓音中有着格外震慑人心的气势。

潜伏的百余弓手张弓架箭,弦木绷紧的窸窣声此起彼伏,如在耳边。

“开城毋问!”车队首领端坐马上,眯着眼睛朝上张望他,喊道。

天光冷白,砖石青灰。弓手凝神屏息,眼看无数冷箭就要脱弦而下。

那首领抬臂高举韩歧的帅令,一枚金牌豁然亮出!他望了一眼身后的马车,目光点示众人。环护仪仗会意,将疾驰时收起的十二杆黄龙大幡旗悉数展开!

顷刻之间,大幡脱开捆束招展鼓动,其上十二条金龙游空欲飞,如此刺目!

“来者何人!报上姓名!”

那镇关小将也眯起眼睛狐疑朝下张望,清晰的声线荡下来,于瓮城当中隐隐回响。

首领暗吸了一口气,旋即中气十足道:

“大旻皇帝!”

四面八方,将士一片哗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