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安排的先生,必定是文仕中排的上号的博学之人。
这位贤安老先生就是,教授学问很是风趣,对他们这三个文化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也能一概而教。
只是吩咐的课后作业不一样,针对他们三人难度不一,讲课时也多是书册上的学问夹杂着一些有趣的地方事迹。
裴序对这位先生非常满意,至少今日讲解的他都听懂了,下学时安排作业也只是让他回去抄书,字句不必都懂,能读会写就行,晦涩难懂的以后再慢慢来。
贤安先生走后,院外进来了三位小厮,除了瑞春以外,一人接过裴序手里的书册收进书笼,一人帮晏淮玉收着。
裴序心里了然这是让他待会一起走的意思,也没拒绝。
而翻脸小郎君身边的瑞春是最先进来的,麻利收着桌上的东西,他家主人则是手肘靠在书案上撑着头,有意无意地侧头看着另外两位同窗。
季棠辛说:“喂,你们裴家怎么说都是富户,也没给你配个小厮书童?不嫌出来丢人吗,裴大人竟也同意?”
裴序心道,刚还裴兄呢,这会就“喂”了。
嘴上却语气小心地回道:“兄长一应都配了的,是我自己推辞了。”
“病一场反倒有了这穷酸习惯?”季棠辛眼神打量着人,嘲讽道:“你莫不是被什么穷祟魂上身了吧?”
少年,你离真相很近了,不过不是穷祟魂,是穷酸妖怪。
这时两位书童把东西都收整好了,提着书笼站在边上。
晏淮玉:“季小公子,在下腿脚不便,恕不远送。”说完让小厮推着自己回去,同时看了裴序一眼示意他跟上。
最后整个书塾,只剩下季棠辛这对主仆。
瑞春道:“晏公子和裴小公子应该是有事要说。公子,咱们要回府吗?”
“两个病秧子能有什么话说,交流病情?一个腿没用,一个没脑子。”季棠辛道:“来国公府竟然不带侍从,这么没规矩他大哥也随他?”
“看来这位裴大人是真宠这个三弟,那怎么不在自己家里给他请先生教学,非要处心积虑凑到国公府来,他们裴家可是敌国富户,重金之下砸个名士大儒回去难道不好?说不定,有我们不知道的筹谋在里面……”
瑞春静立在一边等自家的小公子示下,看小公子这幅老谋深算,盘算着裴家是不是对国公府不利的样子,他都有些苦笑不得。
不就是觉得,从前只有他可以时常来往,小时候又最喜欢跟屈老爷子的孙子,屈秉风一起待着。可惜屈公子没多久就去了军营里面,之后更是没怎么回来了。
现在这个晏淮玉就不说了,毕竟是人家老国公的外孙。
但是这个裴三郎,居然不知不觉搭上了国公府,还能常来国公府听课,他家小公子怎么能放任这两个外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听学授课,当下也跟老爷子说了,自己也要来一起听课。
正想着呢,周围也静了下来,瑞春才发现自家公子正阴恻恻地盯着他。
季棠辛道:“你还站着干嘛,指望本公子自己提书笼吗,回府!”
“是是是。”瑞春就盼着这句话呢,赶忙提着书笼跟在自家小公子身后。
待拐出院门时,前人却停下了脚步,随后的瑞春疑惑地探头看去,只见竹院的门前立着好几个威武壮汉。
这几人穿着的玄色衣裳,也不是国公府护卫的样式,就这么明晃晃地列在门前,像一堵不透风的高墙,乍一看还差点被这个气势镇住了。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会在国公府里,还携带武器。”季棠辛指着其中一人手臂上的袖弩,厉声质问道。
正在门前等着自家三公子的江家几兄弟快速地对视一眼,虽然不清楚这位年轻公子是谁,但现在毕竟身在国公府里面,来往都是贵人,而且看这位小公子身上穿的衣料不俗,怕是世家子弟,他们也不好得罪,以免给主家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好在刚刚进门时递了帖子,只需要好好跟这位小公子解释一番他们是裴府的护卫就行了。
最为年长的江天站出来抱拳躬身道:“我们几人是东恩巷裴府,特地随三公子来书塾的——书童。”
江玄、江荒、江宇:“……!?”
大哥说什么,书童?他们这几个八尺大汉怎么看都不像书童。
果然,季棠辛闻言冷哼了一声道:“书童?你想蒙本公子看不出来,你们几人哪里有书童模样!”
他说着还回头瞥了一眼身后瘦小的瑞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接着道:“裴家会让武夫做书童吗,说出去不怕笑死人。”
见这位小公子不依不饶,没完没了的架势,江天只得硬着头皮道:“小公子有所不知,咱们是书童,兼护卫。”
这个回答差点把他气笑了,季棠辛笑道“呵,果然是你们裴家的家风,书童兼护卫?一份钱两份工?不愧是商贾出身,打的好算盘。”
眼下季棠辛懒得再跟他们纠缠,越过人就走了,他得回去想想怎么护好国公府了,免得屈大哥回来的时候,发现府里易主了。
后面的瑞春在路过几人的时候,一改刚才恭顺模样,挺起了胸膛,抬起了下巴,浑身都是一句话:书童都得是我这样的,哼!
二人走远后江玄才用手肘捅了一下江天,道:“江大哥你提什么书童,书童哪是我们这样的。”
另外二人表示十分认同地暗自点头。
江天不这么认为,他老气横秋地解释道:“哎,你们不懂,世家子弟身边哪能不带个书童的,我们三公子胆子小,怕生,才没办法。可外人不知道,这位小公子明显是三公子的同窗,要是知道他没有书童,回头该瞧不起人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