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砚上春延 > 第15章 晨跑

第15章 晨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清晨六点,京海市还笼罩在薄雾之中,路灯的光晕在湿润的空气中晕染开来。沈砚之如往常一样,换上透气的运动服,将智能手表调试到跑步模式。表盘上跳动的数字记录着他坚持了三年的晨跑习惯——每周三次,从家出发,沿着梧桐大道跑向中央公园,绕湖一圈后原路返回,精确的五公里距离,连配速都保持在5分20秒每公里。

他戴上耳机,播放着节奏舒缓的古典乐,沿着熟悉的路线迈出第一步。运动鞋与柏油路面接触的瞬间,清晨的凉意顺着脚底蔓延上来。转过最后一个弯道时,沈砚之的目光下意识扫向五十米外的长椅——那里本该坐着每天晨练的老太太和她的金毛犬,此刻却空荡荡的。他抬手看表,6点17分,比平时晚了整整七分钟。

就在他皱眉思索时,一道黑影从侧边小路疾驰而出。

“刹车!刹车!”伴随着急促的呼喊,周延以一个夸张的滑步停在沈砚之面前,运动鞋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他穿着黑色无袖运动衫,紧实的手臂肌肉随着喘息微微起伏,灰色短裤下露出的小腿线条流畅,在晨光中泛着健康的小麦色。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一缕不听话地垂在眼前,胸口剧烈起伏着,连带着脖颈处的汗珠顺着锁骨滑落。

“好巧啊!”周延露出标志性的虎牙,刻意用轻松的语气打招呼,“又碰上了!”

沈砚之微微点头,手指无意识地调整着耳机线:“嗯。”这已经是近两个月来的第八次“偶遇”。每次当他进入某段特定路线,周延总会像掐准了时间般突然出现,然后自然地加入跑步行列。沈砚之从未问过,这个住校的体育生为何会频繁出现在自己家附近,也从未深究过,他究竟是如何精准掌握自己的跑步时间。

两人并肩向前,周延刻意放慢脚步,让自己的呼吸节奏与沈砚之保持一致。清晨的阳光穿过梧桐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偶尔有一两片金黄的落叶被风卷起,轻轻擦过两人的衣角。

“下周篮球赛对二中,”周延打破沉默,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来看吗?”

“有物理竞赛。”沈砚之目不斜视,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又是竞赛。”周延撇了撇嘴,语气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委屈,“你都拿了三个省一等奖了,还不够啊?”

“不够。”沈砚之简短地回答,却像是在宣告某种坚定的信念。

周延侧头看着身旁的人,晨光为沈砚之的侧脸镀上一层金边,高挺的鼻梁在眼下投出小片阴影,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下巴处凝成一滴晶莹的水珠。周延的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心跳突然加快:“那...赛后给我补课?”

沈砚之的脚步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嗯。”

这个简单的回应让周延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他悄悄握紧拳头,内心的喜悦如同涨潮般漫溢。两人继续沉默地奔跑,只有脚步声和逐渐苏醒的城市背景音交织在一起。

到达公园入口时,沈砚之停下脚步,开始做拉伸动作。他弯腰按压腿部肌肉,黑色运动裤随着动作勾勒出流畅的线条:“今天就到这。”他直起身,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我先回去。”

周延露出疑惑的表情:“不绕湖了?”

“有事。”沈砚之简单地回答,转身离开,“明天见。”

看着沈砚之远去的背影,周延站在原地发了会儿呆。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拐角处,他才转身,朝着与学校宿舍区相反的方向跑去。

沈砚之并没有直接回家。他在拐角处停下,等了几分钟后,悄悄折返,远远地跟在周延身后。这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风格——作为一个极度注重个人空间与他人隐私的人,此刻却鬼使神差地当起了跟踪者。但今天早上空荡的长椅,以及周延出现时过于巧合的时间点,让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重:这些所谓的“偶遇”,真的只是巧合吗?

跟踪并不困难。周延全神贯注地跑步,时不时低头看表调整速度,完全没有察觉到身后的尾巴。沈砚之保持着安全距离,看着周延穿过公园,踏上一条他从未走过的小路。这条蜿蜒的小路通向京海一中的后门,沈砚之看了眼手表——6点35分。根据他的了解,从学校后门到他家,步行至少需要25分钟,而周延每次“偶遇”他的时间都在6点15分左右,这意味着...

“他提前一小时出发。”沈砚之低声自语,手指紧紧攥住运动裤的布料。

“沈砚之?”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砚之转身,看到班长陆明轩站在不远处,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物理竞赛参考书。作为竞赛班的搭档,陆明轩也是个早起的人,经常在公园的长椅上背单词。

“你在这干什么?”陆明轩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沈砚之和周延消失的方向来回扫视,“跟踪周延?”

沈砚之耳尖微微发烫:“...不是。”

陆明轩露出了然的笑容:“他每天早上都这样,绕一大圈就为了‘偶遇’你。”他指了指周延离开的方向,“从学校到你家,再绕回学校,至少多跑两公里。”

沈砚之呼吸一滞:“你怎么知道?”

“上周晨读我碰到他满头大汗地回来,问了一句。”陆明轩耸耸肩,眼中闪过一丝促狭,“他说‘为了爱情’。我当时还以为他看上哪个住在附近的女生呢。”

沈砚之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智能手表的表带,心中泛起异样的波澜。两公里,对于专业运动员或许不算什么,但每天为了见他一面而多跑这些距离,这份心意让他胸口涌起一股陌生的暖流。

“对了,”陆明轩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周延还问我你的晨跑时间和路线,说是要给你个惊喜。那家伙连撒谎都不会,谁家惊喜是问这么细的?”

沈砚之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晨光,看不清他的眼神:“...谢谢告知。”

“不客气。”陆明轩转身离开,又回头说道,“顺便说一句,他每天早上5点50准时从学校出发,误差不超过三分钟。”

沈砚之目送陆明轩远去,站在原地思索片刻,转身向家的方向走去。这一次,他的步伐比平时轻快了许多。

第二天清晨,沈砚之比往常提前了十分钟出门。5点45分,他站在自家阳台,拿着那台平时用来观星的小型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远处的道路。这个位置能清晰地看到从学校方向来的行人。

5点52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周延穿着深蓝色运动服,胸前印着校队的标志,步伐轻快地奔跑着。他时不时低头看表,脸上带着专注的神情,晨光为他的睫毛镀上一层金边,随着步伐轻轻颤动。沈砚之的手指微微发颤,望远镜中的周延如此真实,连他跑动时肌肉的细微变化都看得一清二楚。

放下望远镜,沈砚之迅速计算了一下。按照周延的速度和距离,他们将在6点08分在第三个路口“偶遇”。他深吸一口气,拿起运动包提前出门,但这次没有按原路线跑步,而是拐上了一条小路——这条路线会让他提前五分钟到达“偶遇点”。

6点03分,沈砚之躲在一棵大树后面。从这个角度,他能清楚地观察到主路上的情况,而不被发现。晨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他的心跳声却比风声还要清晰。

6点07分,周延准时出现在视野中。他放慢脚步,四处张望,眼神中带着期待。随着时间推移,他的表情逐渐变得困惑,眉头微微皱起,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又抬头看向沈砚之通常出现的方向。当分针指向12时,周延的肩膀明显垮了下来,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沈砚之看着周延失落的样子,心脏像是被轻轻揪了一下。他深吸一口气,从树后走出来,装作刚到达的样子:“周延?”

周延猛地抬头,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学霸!”他小跑过来,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你今天换路线了?”

“嗯。”沈砚之回答,目光仔细观察着周延表情的变化——从失望到惊喜,那双眼睛像是被点亮的星辰,“你每天...”他顿了顿,斟酌着词句,“从学校跑到这里,再跑回去?”

周延的脚步明显乱了一下:“呃...就...锻炼身体嘛。”

“多跑两公里?”

“你怎么知——”周延突然反应过来,耳尖迅速变红,“他还说什么了?”

“说你想给我个惊喜。”

周延的耳朵更红了,声音越来越小:“我...我就是...”他咬了咬嘴唇,“想多看你一会儿。”

沈砚之呼吸一滞,晨光突然变得格外耀眼,连带着脸颊也开始发烫。他别过头,低声说道:“笨蛋。”语气却比平时柔和了许多。

周延嘿嘿一笑,没有再解释。两人继续向前奔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不同于以往刻意维持的“巧合”,此刻的沉默中,某种隐秘的情愫正在悄然生长。

回到学校后,沈砚之翻开笔记本,在空白页上画下一条新的路线图。他仔细标注了各个路口的距离、时间,以及周延可能出现的概率。这是他第一次在笔记本上记录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也是第一次,为了某个人改变自己坚持多年的习惯。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砚之开始“随机”调整晨跑的路线和时间,但总能“恰好”遇到周延。有时是在梧桐大道的樱花树下,有时是在公园的木桥上,甚至有一次,周延红着脸站在他家楼下,手里还拿着两瓶运动饮料:“刚好路过...”

而沈砚之,这个以理性著称的学霸,在自己的日程表上悄悄添加了一行小字:“S的路线预测”。下面详细记录着周延可能出现的时间、地点,甚至根据天气和赛事安排进行概率分析。

周五晚上,沈砚之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周延发来的短信:“明天周六,还跑吗? ——周延”

他盯着这条消息看了许久,手指悬在键盘上方。按照惯例,周六他会睡个懒觉,然后去图书馆学习。但...

“跑。7点,中央公园东门。”发送前,他又补充了一句:“别绕路了,直接在那里等。”

几乎是立刻,回复就来了:“遵命,学霸大人!

看着那个可爱的颜文字,沈砚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他将手机放在床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本子,翻开最新一页,借着台灯的暖光,工整地写下:

“S的晨跑规律分析:

1. 速度:平均配速5'20"/km

2. 路线:从学校出发,绕行2.3km至梧桐大道

3. 目的:见我。”

合上本子,沈砚之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温柔的光影。想到明天早上能见到周延,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期待。这种陌生的感觉,却意外地让他感到安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