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都来读小说 > 在国子监当班主任的那些年 > 第19章 第 19 章

第19章 第 1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国子监太学戊班的旬试很简单。

就考基础记忆,只要能熟背默记,难度不大。

就是题量比较大。

涵盖四书五经六艺史策,一上午一考就是两个时辰,没点定力根本坚持不下去。

凌蕤一个时辰就写完了,把卷子交给了老师。

作为班上第一个交卷的人,总能引起一阵轰动。

就当凌蕤准备出考场的时候,监丞黄坤黄大人喊住了凌蕤。

只见他从凌蕤的座位下找到了一张纸团,打开纸团后,说道:“监生凌长生考试作弊,品行不端,立即开除出国子监。”

接着就有一堆吏员试图把凌蕤架出去。

凌蕤大喊:“冤枉,学生不服,那个纸团不是学生的,学生申请字迹鉴定,并可重考自证学识。”

黄坤:“巧言令色,证据确凿还敢狡辩,立即將此子赶出国子监。”

凌蕤心知,这个黄坤应该是被人收买了,摆明了诬陷自己。

要是有老师愿意出来替自己说话就好了,如果就这样背着污名被赶了出去,那从今以后日子就更难过了。

可惜,今天监考的,助学,直讲,没有一个是认识自己的。

凌长生到处闪躲,不让国子监的役吏抓住自己,并试图在太学内寻找认识自己的老师。

她逃到了一个花园里,凌长生看到了几个熟人,苏砚秋,杨功学,还有一个银发老头,老头看起来地位很高,苏砚秋和杨功林都像个学生一样毕恭毕敬走在后面。

凌蕤大喊:“老师,学生冤枉,学生没有舞弊,请老师明察秋毫。”

黄坤带着一堆人正好也赶来了花园,见凌蕤已经找到了熟人,甚至到了祭酒大人面前,知道今天这事怕是成不了了。

祭酒刘明源开口问道:“这是什么情况?”

黄坤拿出纸条:“祭酒大人,这是我在巡考中在此子座位上发现的,下官正执行监规,將他赶出国子监。”

凌蕤跪拜:“祭酒大人,各位老师,学生没有作弊,这纸团不是学生的,学生申辩可进行字迹鉴定,或重考自证学识,这位监丞大人不予学生申辩,就试图將学生赶出国子监,学生不服,学生冤枉,请祭酒大人替学生做主。”

刘明源道:“你是哪班的学生?叫什么名字?”

凌蕤:“太学戊班凌长生。”

苏砚秋:“祭酒大人,他是学生的学生。”

刘明源想起来了:“就是太学墙上那个写为天地立心的那个凌长生?”

苏砚秋:“是的,祭酒大人。”

刘明源:“黄坤,把纸团交上来,陈学正,你去戊班考场让监考官把凌长生的试卷调过来。”

凌蕤依旧跪在地上,心道,这该死的古代,她这些年为了活着就没少跪。

约莫过去几分钟,陈学正把凌蕤的考卷拿过来了,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张。

刘明源看了试卷,字迹工整,内容详实,没有错漏。

“这才一个时辰过去,你就写完了?”杨功林忍不住惊叹。

黄坤道:“说不定是抄完的。”

苏砚秋:“黄监丞,你这张纸团才多少答案?凌长生这是整整写了三张大纸。而且你这纸团上面的字迹潦草,又乱涂乱画,跟凌长生的字迹完全不符。我看是考场有其他学生作弊,或者有生员將纸团扔到凌长生座位旁边,行栽赃嫁祸之实。”

黄坤:“纸团是在凌长生座位旁发现的,不是他作弊还能是谁?苏博士,你不要以为你是凌长生的老师就行包庇之举。”

苏砚秋:“整个考场都是我的学生,我包庇谁?黄大人你莫要凭空污蔑,毁人清誉,断人前程。”

凌蕤:“祭酒大人,监丞大人,各位老师,可否听学生一言?”

刘明源:“你说。”

凌蕤:“学生可在诸位大人面前重考,各位大人们学识渊博,也可现场出题,学生可以自证学识。”

刘明源对其他老师说:“诸君请否?”

都是太学的博士助学,大部分都教过凌长生,批改过他的作业,也就推辞道:“祭酒大人先请。”

刘明源出题了:“君子在野。”

凌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被弃置在民间,小人却占据着朝廷的职位,百姓离心离德,国家得不到保护,上天也会降下灾祸。告诉君王应该任用贤才、远离小人才能有益于国家稳定社稷发展。

刘明源接着出题:“天予不取。”

凌蕤:“祭酒大人,我们戊班还在学先秦经典,这个是出自西汉刘向 《说苑·谈丛》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意思是: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不加以把握,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如果不果断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告诫人们要善于抓住机会,懂得顺应时势,当机会摆在面前时,要果断行动,否则可能会错失成功的机遇,甚至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后果。”

刘明源:“经义基础学的不错,能往前学,说明家学渊源。老夫给你出几个对子。”他看了看春天的花园,出了上对:“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凌蕤:“学生对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刘明源:“桃李争春天地宽。”

凌蕤:“人逢盛世寿增添。”

刘明源:“五湖四海皆春色。”

凌蕤:“万水千山尽得辉。”

刘明源摸了摸胡子,笑着对苏砚秋道:“你收了个好学生啊,此子文思泉涌,志气凌云,写的一手好字,甚是不错。”

凌蕤得到了国子监祭酒大人的夸赞,再加上此次事件动静闹得太大,凌蕤彻底扬名国子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